低溫等離子有機質去除儀的原理主要基于低溫等離子技術,這是一種通過導電介質在電極周圍形成一個高度聚集的等離子體區的技術。當外加電壓達到氣體的放電電壓時,氣體被擊穿,產生包括電子、各種離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內的混合體,這種混合體即為低溫等離子體。在放電過程中,雖然電子溫度很高,但重粒子溫度很低,整個體系呈現低溫狀態。
低溫等離子有機質去除儀的有機質去除過程:
離子化作用:等離子體區中的高度離子化粒子具有足夠的能量,可以粉碎有機質內的有機分子鏈,使分子與分子分離,從而達到去除有機質的目的。
化學反應:在產生等離子體的過程中,高頻放電所產生的瞬間高能足以打開一些有害氣體分子內的化學鍵,使之分解為單質原子或無害分子。同時,等離子體中包含大量的高能電子、正負離子、激發態粒子和具有強氧化性的自由基,這些活性粒子和部分有機質分子碰撞結合,在電場作用下,引發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使復雜大分子污染物轉變為簡單小分子物質,或使有毒有害物質轉變成無害或低毒低害的物質。
低溫等離子有機質去除儀的技術優勢:
低溫處理:由于電流不直接流經組織(在此處指被處理的有機質),因此組織(有機質)發熱極少,處理溫度低,通常在40~70℃之間。
損害?。涸摷夹g對周圍組織的損害小,只有少量的熱滲透和間接組織損害。
凈化高:低溫等離子技術具有凈化效率高、無二次污染、能耗低等優點。
低溫等離子有機質去除儀已被廣泛應用于制藥、化工、食品、環保等行業,特別適用于處理有機廢氣、廢水中的有機質以及固體廢棄物中的有機成分。